选举的定义(选举候选人怎么选)
一. 选举候选人
候选人只有一个能叫选举,候选人是民主选举产生的,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有多个人参加正式选举。一般的候选人不低于两个人,候选人产生以后再进行正式选举选出当选人,候选人只有一个的,一般都是特定的候选人,由上级部门指定的或其他原因特定的候选人。
二. 团代表会
1、团代会登记表主要表现写团候选人平时表现的优点和缺点都要写,尊重事实,语言简单明了。多突出在组织和奉献上的贡献,多图出自己在团的知识上的了解和对祖国的热爱,但是务求实事,不可捏造、杜撰。
2、主要成绩:政治立场坚定,与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具有较丰富的党务知识和党务工作经验;善于学习新知识,有开拓创新意识;工作认真负责,大胆管理,坚持原则,圆满完成工作任务;模范遵守党纪国法和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廉洁勤政,工作、生活作风优良。不足:工作的主动性不够;与其他部门的工作协调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
3、团代会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代表大会的简称,团代会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并讨论党中央和团中央的文件精神,以及团委委员的换届选举等等。团代会是按照团章规定从团中央到各级行政区域的各级地方团委、各具体基层单位团委团总支委、每年定期或者特殊情况下不定期召开的共青团团员代表大会。
4、根据团章规定,团的各级代表大会的职权是:审查和批准同级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讨论和决定本地区团的工作任务和有关重要事项; 选举同级委员会;选举出席上一级团的代表大会的代表。
三. 正式候选人准备的资料
1、首先,候选人代表应该将自己的资料和简历准备好,以及相关背景信息,以便向会议主席进行宣讲
2、然后,候选人代表需要准备一些有关会议的介绍材料,包括会议的时间、地点、主题和内容等信息。
3、接下来,候选人代表应该向会议主席展示推荐会议的理由,并提供细节和计划,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对策。
4、最后,候选人代表应该与会议主席协商讨论,尽可能使会议成功召开。
四. 动议-选拔工作方案
方案应以公司领导人员管理标准为基础,结合用人单位实际、岗位职责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等情况,结合平时了解掌握的情况综合研判,就选拔任用的岗位、条件、范围、方式、程序等,根据经营管理工作和领导人员班子建设需要,提出启动领导人员选拔初步建议,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1、选拔目标岗位
2、资格条件
3、选拔目标岗位人员范围
4、选拔方式
5、选拔程序
6、选拔工作组成员
人力资源部
****年**月**日
【举例】
关于选拔**公司网络部主任工作方案
为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需要,现需配备一名网络部主任,根据省公司选人用人管理办法,结合分公司实际,制定网络部主任选拔工作方案如下:
一、选拔目标岗位
网络部主任一名
二、资格条件
(一)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维护民族团结,政治立场坚定,坚决反对非法宗教、邪教活动和民族分裂行为。
(二)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团结同志,无违纪失职行为。
(三)爱岗敬业,刻苦学习业务,有胜任本职工作的水平和能力,工作成绩优良。
(四)廉洁奉公,服从组织分配,善于总结经验,具有开拓创新意识。
(五)具有网络管理经验,在四级副管理岗位工作二年以上,近三年业绩称职及以上,且一年为优秀。
三、选拔目标岗位人员范围:
分公司主任及副主任任职二年及以上,具有网络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
四、选拔方式:组织选任
五、选拔程序
(一)成立工作组
(二)根据资格条件从中层管理人员中确定候选人
(三)民主测评(会议测评与谈话推荐)
(三)根据测评结果酝酿初步人选
(四)审查个人事项报告,书面征求纪检监察意见
(四)确定考察人选
(五)按照程序进行组织考察
(六)书面征求纪检监察意见
(七)出具考察报告
(八)提交党委会讨论
(九)公示
六、选拔工作组成员:***、**
人力资源部
****年**月**日
五. 企业职工代表产生的程序和方法
(一)企业职工代表产生的程序
根据《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第十一条关于“职工代表以班组或者工段为单位由职工直接选举产生,大型企业的职工代表,也可以在分厂或者车间的职工代表中推选产生”的规定,职工代表的产生一般要抓好制定选举方案、进行宣传发动、推荐职工代表的候选人、直接选举职工代表、职工代表资格审查、组成各代表团(组)等几个阶段的工作。
(1)制定选举方案。选举方案要从企业实际出发,根据企业的职工人数和行政单位的设置状况,确定职工代表的总数及名额的分配办法并按班组或分厂、车间划分选举,制定具体选举办法。
(2)组织宣传发动。企业工会要组织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要对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意义和职权,以及职工代表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进行广泛的宣传。
(3)酝酿推荐职工代表的候选人。在组织宣传发动的基础上,以选区为单位,充分发扬民主,积极推荐(职工也可以自荐)职工代表的候选人。然后通过协商,综合平衡,确定正式候选人。
(4)直接选举职工代表。各选区按照分配的代表名额,直接选举产生职工代表。参加选举的职工人数须超过所在选区职工总数的2/3以上,候选人须获得选区职工半数以上选票方能当选。大
(5)职工代表资格审查。各选区将选举结果报职工代表大会(或厂工会),由职工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小组)对选出的职工代表进行资格审查。审查的主要内容是选出的职工代表是否是享有政治权利的本企业职工;选举过程中是否严格按照民主程序,是否存在不正当的竞选行为等。对不符合规定的,应取消其代表资格。
(6)组成各代表团(组)。职工代表选出后,应按选举单位的行政隶属关系,组成代表团(组),选举产生代表团(组)长。
(二)企业职工代表选举产生的方法
企业职工代表的选举方法一般是采用差额选举和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法。
(1)差额选举是指候选人名单多于应选人名额的不等额选举。选举职工代表一般应实行差额选举,这样更有利于发扬民主,使选举人在选举中有所选择,以把自己认为最合适的人选上去。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采用等额选举的方法。
(2)直接选举是指由选举人直接选出代表的一种选举方法。根据《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第十一条的规定,职工代表以班组或者工段为单位,由职工直接选举产生。进行直接选举,把职工代表候选人的提名权和投票权落实到广大职工手中,由他们民主选举出自己信任的代表。
【扩展资料】
企业职工代表产生的程序企业职工代表的产生过程,是一个广大职工群众充分发扬民主、行使自身民主权利的过程。为保证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和产生出客观公正及符合要求的良好结果,就必须制订和实施科学有效的程序和方法。只有程序、方法的科学及实施的规范有效,才能确保客观公正地产生出符合职工群众愿望的高素质的职工代表。
凡凡资讯网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