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明星朱光潜的文章简介(朱光潜的作者资料)

朱光潜的文章简介(朱光潜的作者资料)

发布时间:2023-03-14 20:55:06编辑:bebe归类:明星

1. 朱光潜的作者资料

生命全在节奏

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朱光潜

扩展资料

朱光潜,字孟实,安徽省桐城县麒麟镇岱鳌村朱家老屋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1925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致力于文学、心理学与哲学的学习与研究,后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朱光潜主要编著

《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诗论》 《谈文学》《克罗齐哲学述评》《西方美学史》《美学批判论文集》《谈美书简》《 美学拾穗集》等,并翻译了《歌德谈话录》、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G.E.莱辛的《拉奥孔》、G.W.F.黑格尔的《美学》、B.克罗齐的《美学》、G.B.维柯的《新科学》等。朱光潜不仅著述甚丰,他本人更具有崇高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学术品格。他勇于批判自己,执著地求索真理:当他认识到以往在唯心主义体系下研究美学“是在迷径里使力绕圈子”,就开始用更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研究,使自己的美学思想向真理趋进;他反对老化、僵化,提倡不断进取。为方便研究马列主义原著,他在花甲之年开始自学俄语,更在八十高龄之际写出《谈美书简》和《美学拾穗集》,翻译近代第一部社会科学著作——维科的《新科学》,学习研究一生不辍。

2. 朱光潜代表作品

容简介

《人间至美:朱光潜经典散文集》精选了《谈美》《谈美书简》《谈修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朱光潜先生各个时期的作品中通俗且经典的篇目,涵盖人生、美学、处世哲学、自我修养、文艺等多个主题,将文字与生活的美意完美融合,字字珠玑,妙语横生,引领读者从全新的视角认识自己所生活着的至美的人间,抛开功利目的,像草木虫鱼一样顺着上天所赋予的本性自在生活。

3. 朱光潜是谁

中国当代美学家在美的本质问题上的争论形成了四种学说,具体介绍如下:

一、主张美是主观的,以吕荧和高尔太为代表

高尔太于1957 年发表的《论美》更明确提出“客观的美并不存在”。强调关是人的主观感受,“美,只要人感受到它,它就存在,不被人感受到,它就不存在”。自然景物所以成为自然美是欣赏者把美的属性附加给对象的结果。

二、主张美是客观的,以蔡仪为代表

美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美在于客观事物本身,与人的主观愿望和情感无关。客观事物的美在于其典型性。所谓典型性,指能在个别性中反映出种类的普遍性。而美感就是人对客观美的反应。

三、主张美是主客观的统一,以朱光潜为代表

在50年代的美学讨论中,朱光潜对自己观点作了修正,明确提出“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的观点。认为美离不开客观,必须以客观的自然事物作为条件,但是单纯的客观事物并不成为美,要使“物”变成“物的形象”,就需要加上主观意识形态的作用。

四、主张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以李泽厚为代表

客观性与社会性统一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美的本质讨论中四种主要观点之一。认为美是客观的,同时又离不开人类社会,具有社会性,客观性与社会性是美的二而为一、一而为二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4. 朱光潜的生平简介

这是朱光潜先生的一家之言,不过我也相当之赞同。

理、理智,是植根于社会道德与规范之上的,而这些道德与理智是僵化的,甚至是冷酷的,我们常常会遇到道德与理智无法解答的两难问题,这时候,我们就应当求诸我们的内心,倘若你有一颗健康的、仁慈的心灵的话,它能给你理性所不能给出的答案,一定程度上,会更加的正确。

5. 朱光潜的创作

废名·桥:2011年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废名·桥》是2011年7月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吴晓东。

废名堪称是中国现代诗化小说的鼻祖,他花了十年光阴精心创作的《桥》被朱光潜称为“破天荒”的作品,是诗化小说的代表作。

作者简介:

吴晓东,1965年生。1984年至1994年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获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著作有》、《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记忆的神话》、《镜花水月的世界》、《从卡夫卡到昆德拉》、《漫读经典》等。

6. 朱光潜的作者资料有哪些

《朱光潜人生感悟》将美学思考浸透整个生命的美学大师朱光潜,以亲切流丽的文字引导你在生活中寻出趣味,在有限的世界中做自由人。

作者介绍

朱光潜,笔名孟实、孟石,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之一。安徽省桐城县人,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变态心理学》《悲剧心理学》《克罗齐哲学述评》等,译作有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莱辛的《拉奥孔》、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和黑格尔的《美学》等。

“孟实”是常用的笔名,“孟”指弟兄行辈中居长,“实”就是“老实”“踏实”“务实”,此外因其喜爱“石”的坚硬,偶尔也用“盟石”“蒙石”。

凡凡资讯网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宋代船的简介(宋代古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