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经济简介(苏联的经济简介概括)
1. 苏联的经济简介概括
苏联是二战时期军事实力最强盛的国家,苏联是世界第二工业国,苏德战争初期其GDP达433亿美元。
2. 苏联的经济发展
苏联经济发展特点是:
其一是经济发展不均衡,片面发展重工业,使轻工业和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对农民的剥夺太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忽视消费品的生产,导致人民的物质生活长期没有得到重大改善;
其二是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生产自主权,不利于发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三,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后,没有随着社会的变化进行调整,二战后逐渐僵化,丧失了自我完善的功能,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
苏联经济发展意义是:
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
2、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3、其一些原则和经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3. 苏联的主要经济来源
俄罗斯财政收入来源主要有石油和天然气、军工武器出口和农业。
俄罗斯第二大经济支柱那是武器的出口,因为苏联军事工业的发达,和武器的自成体系,加上相对西方武器的廉价,使得俄罗斯的武器出口依旧占据经济的第二地位。
每年俄罗斯依靠军事武器出口,赚取了几百亿美元的收入,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成为俄罗斯主要的收入来源。
4. 苏联的经济简介概括50字
主要内容:(1)农业方面:推行粮食税,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有限度地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雇用劳工。(2)工业方面: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3)流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4)分配原则:按劳分配。
评价意义:(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逐步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2)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找到了一条小农占优势的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实践表明,新经济政策可以作为在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不发达,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时期内行之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5. 苏联经济史
1956年,苏联当然是发达国家,它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工业体。同时军事实力非常强悍。当时苏联号称能够一个星期平推整个西欧。并且为了和美国竞争,他们城里的东欧的社会主义联盟,华约来对抗。美国组成的资本主义联盟北约,所以当时苏联是世界上唯二的超级大国。
6. 苏联经济概况
1971年到1985年苏联的领导人是勃涅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勃涅日涅夫时期苏联大力发展核军备,达到和超过了美国同时期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1981年的西方81军事演习中滚滚铁流震惊了西方,但民用生产长期得不到重视,计划经济僵化,农业歉收,供给制的结果是商场柜台空空如也。
苏联还大力支持越南抗美战争,安哥拉内战,中东战争,亲自入侵阿富汗。苏联已民穷财尽,江河日下,民众疾呼改革,于是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上场了。
7. 苏联的经济简介概括100字
1922年列宁统治期间,刚成立的苏联实施新经济政策苏联经济初步恢复,人民生话有所改善。
列宁逝世后,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为发展重工业,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从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但农业,轻工业比较落后,这个模式在长时间内影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凡凡资讯网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