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电影拿破仑大帝的生平简介(拿破仑大帝的生平简介50字)

拿破仑大帝的生平简介(拿破仑大帝的生平简介50字)

发布时间:2023-03-22 05:35:05编辑:bebe归类:电影

1. 拿破仑大帝的生平简介50字

19世界最伟大的政治家有:1,美国第十八任总统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他是美国第一位毕业于西点军校的总统,在决定奴隶制度废除与否的南北战争中,他屡建奇功,并在战争中后期成为联邦总指挥,帮助美国政府打赢了内战,推翻了奴隶制;

2,德国的“铁血宰相”冯•脾斯麦他主张铁与血即军事手段来解决政治问题,他先后担任普鲁士王国宰相和德意志帝国的外交大臣,发动了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为德国的强盛奠定坚实的基础;

3,中国清朝的禁烟英雄林则徐,在风雨飘摇的清朝,实行强大禁烟活动, 给以后中国的鸦片在中国蔓延,彻底锁定英国东印度公司禁运。

2. 拿破仑简介及事迹500字

拿破仑的故事:最后的失败

人们都知道,滑铁卢一战是拿破仑最大的失败,也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但这却并不是他最后的失败。拿破仑最后的失败,是败在一枚棋子上。

滑铁卢一役后,拿破仑被终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他在岛上过着十分艰苦而单调无聊的生活。期间,拿破仑的一位密友通过秘密方式送给他一件珍贵的礼物——一副用象牙和软玉制成的国际象棋。拿破仑对这副精制而珍贵的象棋爱不释手,常常一个人默默地下棋,令他枯燥的生活多少增添了一丝乐趣。这副象棋一直陪伴着拿破仑,直至他生命的最后。

拿破仑死后,那副象棋多次以高价转手拍卖。最后,象棋的持有者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发现,其中一枚棋子的底部可以打开。当他打开那枚棋子后,惊呆了,里面竟藏有一张纸条,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如何从圣赫勒拿岛上逃出的详细计划。可是,拿破仑在玩乐中没有领悟到这一奥秘和朋友的良苦用心,至死他也没能逃出圣赫勒拿岛。这恐怕是拿破仑一生中最大的失败。

拿破仑一生南征北战、心机算尽,几乎要称霸欧洲。他用许多别人想不到的方法,征服了一个个国家,但是,他没有想到自己最后竟然死在了常规思维上。如果他用他那战场上的大脑思考一下那副象棋,也许他将不会终老在圣赫勒拿岛上。

生活 ..........

3. 拿破仑的简介150字

拿破仑·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1769-1821),原名拿破仑·布宛纳,人称奇迹创造者。拿破仑·波拿巴法国近代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数学家。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1804),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1814)(1815),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保护人,瑞士联邦仲裁者。

4. 拿破仑的生平主要事迹

拿破仑三世风云:意外登台的皇帝,未竟的帝国之梦

19世纪,欧洲风云变幻,各国政治局势风起云涌,而其中又以法兰西的政治局势最为风起云涌。而其中,拿破仑三世一生沉浮,经历更具传奇色彩。他出身于波拿巴家族,早年致力于政治投机,终于借助革命浪潮打败各路政敌,统治法国近二十年。他致力于重建法兰西帝国的霸权,频繁发动对外战争,最后却也因为战争输掉了自己的一切。

一、皇室出身,年少踏上流亡之路

1808年,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出生在巴黎。他的伯父是一代军事天才,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一世,父亲则是拿破仑的弟弟,荷兰国王路德维希。此时的拿破仑刚打败第四次反法同盟,声势如日中天,却尚未诞下儿女,因此小路易·拿破仑被视为重要的皇位继承人;即使后来拿破仑自己的儿子降生,小路易·拿破仑依然过着优渥的贵族生活。

可惜,这一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1815年,拿破仑在滑铁卢被反法联军你彻底击败,复辟的波旁王室对波拿巴家族反攻倒算,年幼的路易·拿破仑被迫流亡国外。不过,此时的波拿巴家族势力尚存,因此他仍接受了正常的教育,并逐步确立的对政治的兴趣。和其他波拿巴家族成员一样,路易·拿破仑希望有朝一日重新入主法兰西,完成伯父未竟的事业。

二、政治投机,终圆皇帝之梦

到了18世纪30年代,法国政治格局的变动使得路易·拿破仑看到了重新登上帝位的希望。1830年革命使得波旁王室推出政治舞台,新成立的七月王朝却并未得到广泛支持,存在着众多反对者;更有甚者,其中一部分是波拿巴主义者,支持由波拿巴家族重新统治法兰西。在家族内部,他的兄长和拿破仑一世的独子(即拿破仑二世)都已经去世,路易·拿破仑成为波拿巴家族内部最有希望的继承者。

1836年,路易·拿破仑回到法国,决心效仿伯父第一次被流放时,在军队支持下重回帝位的事迹,尝试说服斯特拉斯堡的守军帮助他实现"事业"。不料后者不仅不为所动,还将他逮捕,路易·拿破仑只好流亡瑞士。1840年,他又率领50名士兵在法国北部的滨海布洛涅秘密上岸,准备故技重施去说服里尔的守军,结果被宪兵发现。激战过后,路易·拿破仑受伤被捕,被判处终身监禁。

如果不出意外,路易·拿破仑的表演就到此为止了,可是历史却偏偏要给这位政治投机者一个机会。他在狱中撰写了《消灭贫困》一书,鼓吹自己将成为进步主义的皇帝,保障底层民众利益,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影响。1846年,路易·拿破仑乔装打扮逃出关押地,回到英国继续积攒政治势力。两年以后,法国爆发了"二月革命",原本的七月王朝垮台,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路易·拿破仑此时也被选为议员,他以重建秩序,创建强力政府,建立社会保障,整理整个社会,重建国家荣誉为宣传口号,获得了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同年以560万票对150万票的压倒性优势战胜竞争对手,成为共和国总统。1848年的"二月革命"

但即使成为了总统,路易·拿破仑还要面对议会的牵制,国民议成员大多支持君主制,准备等到"过渡时期"结束以后就另立君主取代总统。路易·拿破仑不愿坐以待毙,决定塑造自己的亲民形象,联合平民对抗议会。不久,议会修改了普选制度,许多底层民众失去了选举机会,路易·拿破仑借此大肆宣传,攻击议会。声称自己是普选权的保护者。这样,民众逐渐导向了总统一边,议会的声势却日益减弱。

1852年,路易·拿破仑见时机已经成熟,调集军队进入巴黎,强行解散议会,同时在国内大举镇压反对派,许多民众这时才知道自己受到了欺骗,但已无力抵抗这位有自己亲手选上。12月2日,路易·拿破仑在拿破仑一世称帝的同一天登基称帝,改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为法兰西第二帝国。波拿巴家族的皇帝之梦,终于在近50年后再度实现。

三、角力帝国争霸,力图重振帝国

既然已经当上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便急不可耐地尝试恢复拿破仑帝国曾经的伟业。但是在这时,法国在欧洲的地位相比拿破仑一世时期已经大为削弱,根本不可能像之前一样凭借一国之力与整个反法联盟对抗。因此,拿破仑三世在欧陆各大强权中纵横捭阖,谋求法国政治利益,他的目标不仅局限在欧洲大陆,而要把法国打造成一个世界霸权和殖民强国。

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拿破仑三世联合英国共同向俄国宣战,经过三年的战争最终取胜,成功削弱了俄国,保障了法国在中亚地区的政治地位。1859年,拿破仑三世又借意大利独立战争之机,插手意大利事务,打败了另一强敌奥地利,确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在欧洲的声威。

除此之外,拿破仑三世还把目标放眼于欧洲大陆之外,关注殖民地的建设。在美洲,他扶持过墨西哥的傀儡政权,在美国南北战争时一度考虑支持南方,只不过因为后期南方败局已定而作罢。在亚洲,他与安南开战,在越南、柬埔寨一带建立了殖民地。

同时,拿破仑三世虽频繁进行对外战争,但并不是像伯父一样的军事狂人,在国内,他大力扶持经济建设,发展自由贸易,并一手推动了法国19世纪中期的工业化进程。他命人对巴黎进行城市改造,重修道路,并对许多年久失修的文化建筑进行修缮。政治方面,拿破仑三世虽在称帝前期采取独裁专制制度,但受自由派的政治诉求影响,在执政后期也曾尝试进行民主化改革。

在拿破仑三世军事和经济的双重建设之下,到了18世纪60年代,法国逐渐恢复的过去的地位和荣耀,大有拿破仑帝国复兴之势。

四、大国较量一溃千里,皇帝黯然离场

然而,好景不长。在同一时期,东边的普鲁士迅速崛起,在"铁血首相"俾斯麦的策动下,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大举扩张,接连打败丹麦和奥地利,使得德意志地区许多小国臣服于己,一举成为德意志地区的第一大邦。

为此,拿破仑三世也坐不住了,他向当时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提出抗议。然而,俾斯麦认为普鲁士的军事实力已经足以与法国对抗,故意修改了威廉一世回复的电报,公然挑衅法国。拿破仑三世大为震怒,普法战争随即爆发。

普法开战后,拿破仑三世自恃军事实力强大,决定亲自领兵作战;然而他并未能继承伯父的军事才能,反而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个草包;并且此时的拿破仑三世已经年老力衰,根本无法做出准确的战场判断。在皇帝本人的"英明"领导下,法国的两路大军一路被围困在梅兹要塞,一路接连败退,最后被迫在色当与普军展开决战。结果,法军溃败,拿破仑三十本人在此战中被俘。皇帝被俘的消息传到巴黎,举国哗然,法兰西第二帝国顷刻垮台;而得胜的普军随即开进巴黎,在凡尔赛宫举行了为德意志帝国皇帝的加冕式。拿破仑三世花费近二十年尝试建立的法国霸权,至此化为泡影。

不久,拿破仑三世被释放,然而新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已经稳住阵脚,他只好同家人一起流亡英国。1873年,拿破仑三世在英国结束了波澜壮阔的一生,享年64岁。

纵观拿破仑三世的人生,从流亡者到总统、皇帝,再到帝国的阶下囚,经历了人生多次大起大落。无可否认,拿破仑三世确实具有一定的政治才能,但他对皇帝梦的追求,使得他不惜逆历史潮流也要登基称帝,并采取专制政策压制民众反抗;同时过分专注于军事霸权,频繁的对外战争成就了一时的霸权,也最终毁掉了他的帝国。拿破仑三世的人生经历,或许可为当代历史发展提供反思与借鉴。

5. 拿破仑简要介绍

Napoleon Bonaparte, (15 August 1769 – 5 May 1821) later known as Napoleon I, was a French military and political leader who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history of Europe. He was a general during the French Revolution, the ruler of France as First Consul of the French Republic and Emperor of the First French Empire.

Born in Corsica and trained as an artillery officer in mainland France, he rose to prominence during the French Revolution and led successful campaigns against the First and Second Coalitions arrayed against France. In 1804 he crowned himself Emperor of the French. In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he turned the armies of France against every major European power and dominated continental Europe through a series of military victories.

The French invasion of Russia in 1812 marked a turning point in Napoleon's fortunes. In 1813, the Sixth Coalition defeated his forces at Leipzig, invaded France and exiled him to the island of Elba. Less than a year later, he returned and was finally defeated at the Battle of Waterloo in June 1815. Napoleon spent the last six years of his life under British supervision on the island of Saint Helena, where he died in 1821.

6. 拿破仑大帝的生平简介50字左右

三部电影:《战争与和平》系列和《一个人的遭遇》,还有《拿破仑情史》不陌生。

关于拿破仑的电影不少,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马龙·白兰度主演的《拿破仑情史》。在我看来,以好莱坞方式讲述拿破仑的故事,这部片子实在不值得称道,何况它还是马龙·白兰度表演最差的一部电影。离开滑铁卢后查了查资料,本想看看还有哪些描写滑铁卢战役的电影好去找来看看,竞没有找到!难怪这里只放这一部电影。

7. 拿破仑生平经历

  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政治家.军事家,拿破仑对对欧洲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创造古许多战争奇迹,至今被奉为经典战例,却已滑铁卢惨败而蒙羞。捍卫法国大革命成果的《法国民法典》,如恩格斯所说,“总结了革命的全部法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1769-08-15,拿破仑·波拿巴出生与法国的科西嘉岛。他父亲是律师,母亲出身于贵族家庭。少年时代,拿破仑性格孤僻.沉默寡言,但学习异常勤奋,尤其爱好历史和数学。  1779年后,拿破仑进入军校学习,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毕业后,他在一个炮兵团服役,军衔少尉。  【我一生中最骄傲的那一刻,世界是接受授予少尉军官,因为今天的辉煌正是那一刻的点燃,才是我生命的航船渡入了腾达的航线。——拿破仑】  青年的拿破仑深受伏尔泰和卢俊启蒙思想影响,亲身经历了只产阶级废除封建等级制的巨大变革,是法国大革命的坚定支持者。掌权前拿破仑在1793年,英国海军支持法国保王党攻占法国南部重镇土伦。24岁的拿破仑受命担任炮兵指挥。他机智勇敢,一举收复土伦展现了杰出的军事才能,别雅各宾派政府破格授予准将军衔。人们称他为“马背上的罗伯斯庇儿”。  1795年,保王党策动巴黎武装警备司令叛乱,拿破仑临危受命,担任巴黎卫戌区司令。被视为“共和国的救星”。  1796年与约瑟芬新婚后不久,就被任命为总司令,率军远征意大利。  从此,拿破仑作为法国最高军事统帅,为捍卫法国大革命成果和称霸欧洲,率军四处征讨,创造了一系列的战争奇迹。  1798年,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次年回国,发动“雾月政变”,成立执政府,自任敌意执政。  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为了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颁布了《法国民典》也就是“法典”。  【巴尔扎克这样描述雾月政变:"军人们听到拿破仑被任命为共和国第一执教时,都高兴的眉开眼笑。因为他们第一次看到他们同行中的一个人能够主持国政。”】  (颁布《法典》的性质:资产阶级军事独裁。)  《拿破仑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他确定了人们在法律上的平等和在革命中形成的财产权,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这部法典成为资产阶级立法的蓝本,成为世界法律上的一个里程碑。恩格斯认为《法国民典》"总括了革命的全部法则。”  (拿破仑非常重视法典的制定,抽出不少时间参加讨论。人们回忆说:“他倾听者法学家们的讨论,当讨论快要纠缠不清时,他便出来,理出个头绪,并以醒目的方式,把结论归纳出来”;他在会上“往往提出一些深刻的.有条理的.明确的见解,成为所有人都为之吃惊的人物”。晚年的拿破仑认为自己一生中打过的几十次胜仗都被滑卢铁一仗冲掉了,只有他制定的《法国民法典》是永存的。)  拿破仑凭借杰出的军事才能,多次打破英.俄等欧洲君主制国家因敌视法国革命而结成的反法同盟,沉重的打击了英国和欧洲大陆的君主实力,确立了法国欧洲霸主的地位。  拿破仑的欧洲霸权在1801-1811年达到鼎盛时期,欧洲大陆大多数国家沦为法国的附庸。“他在附庸国中推行《法国民法典》,推行法国制度,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这种统治与具有侵略和称霸的性质,引起了各国人民的反抗。  (由于法军在西班牙的恣意妄为,1808年,西班牙人民开始武力反抗,并打破了拿破仑大军不败昌盛的神话。这鼓舞了其他国家人民的反抗斗争,并为1814年第六次反法联军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随着权力的不断扩大,拿破仑日益向往君主制。虽然他仍在捍卫资产阶级的利益,却加冕称帝,建立起独裁统治。让老态龙钟的教皇庇护七世翻过阿尔卑斯山来为自己加冕,恢复了君权神授。他还把自己的哥哥.弟弟都封了国王。他还册封了1000多个新贵族。为了让波拿巴家族的”皇统“永远传下去,他还与不能生育的约瑟芬离婚,迎娶奥地利公主玛丽·路易斯为妻。恩格斯指出,拿破仑最大的错误就在于他与奥国王室的联姻,”他降低了其他王室的水平“;即便如此,”正统王室们“仍然把这个”篡夺者踢出了自己的圈子“。  【有谁能预料这位1800年的明知君主会变成1812年和1813年的疯子呢?......这位伟大人物的一生,对于军人.统治者和整治活动家都是极有教益的,也包含着对于公民们的教训。他教导他们绝不应该让他们的国家庭任何一个人的权力去摆布,不管他是谁!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法国历史学家阿道夫·梯也尔】  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几乎全军覆没,1814年被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1821年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病逝。1840年,他的骨灰被迎回巴黎,隆重的安葬在塞纳河畔。  拿破仑在逝世前说了一段话:”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被钉在悬崖绝壁的一块大石头上,一只秃鹫嘬食我身上的肉。是的,我曾从天上窃取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了法兰西;火种已上升到原来的地方,我却一直被定在这里!......我无物遗留给我的儿子,我只有把我的威名留给他。”  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一段稳定的政局,颁布了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规范,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将大革命的精神传播到欧洲各处,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但他却因那么一点点的贪婪进行军事独裁,将法国国力耗尽,让整个欧洲大陆陷进战争的深渊,对资本主义的健康发展进行了阻挠。  面对这位被十八世纪法国人民视为“救世主”拿破仑的伟大并富有戏剧性的一生,也只能用法国元帅贝尔纳多特的话来解释:“拿破仑并不是被世人征服的。他比我们所有人都伟大。但上帝之所以惩罚他是因为他只相信自己的才智,把他那部庞大的战争机器用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然而凡是物极必反,古今概莫能外。”

凡凡资讯网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美食专家的简介英文(美食专家用英语怎么说) 不吃蛋糕的故事简介(不吃蛋糕的故事简介内容)